做人事阳光事
根据学校2023年度清廉单元示范点培育行动计划,人事部门坚持“讲政治、懂规矩、守底线”的作风,聚焦“清廉如水,成人之美”的清廉单元示范点创建品牌,将清廉单元建设和业务工作统筹推进、做实走深,紧紧抓住“勤”“廉”两个关键,加强清廉单位创建和行政闭环管理。着力把“清廉指数”转化为“发展指数”,打造清廉人事,清水人事,清风人事。
一、创建过程
(一)组团队,坚持全员攻坚共建。人事处目前7人,其中党员5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负责学校人才引进、师资培养、职称评聘、岗位聘任、工资绩效、档案管理、人事管理等工作。
(二)定方案:坚持“三三”有横有纵。自2023年度清廉单元示范点培育申报以来,人事处第一时间制定任务体系和工作方案,细化三个“融入”:清廉单元示范点创建工作融入部门成员个人日常监督检查、融入部门年度工作任务重要内容、融入关键节点重大风险点;实施三个“聚焦”:聚焦廉制度、聚焦廉机制、聚焦廉教育,让清廉从文件走向文化;推进三个“进度”,推进项目进度、制度进度、成效进度。
图1 人事处清廉单元创建方案
(三)推进度:坚持全程有序有结。列好项目清单,严格按进度推进。
图2 人事处清廉单元创建进度
二、工作措施
坚持“讲政治、懂规矩、守底线”的“老实”作风来作为创建理念,细化落实贯彻。
(一)讲政治,抓队伍激活“廉引擎”
一是设置清廉班组“固廉”。组建清廉班组,以部门领导为班组负责人,部门其他成员为班组成员,设立部门廉洁监督员,人人参与,时时监督。人人签订清廉项目书、清正承诺书、重大岗位保密协议等,稳固清廉建设基础。
二是设置清廉项目“保廉”。坚持创建高效服务,让廉洁清风吹进项目一线。班组坚持将清廉班组建设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围绕人才引进、培育、晋升等环节,建立全年清廉项目清单,销号管理。
三是设置清廉监管“督廉”。着力构建“大监督”格局,积极发挥人事部门廉洁监督员“探头”作用,针对教职工出入境管理工作、劳务发放监督审核,人员进出管理等日常工作,实行内部监督,一周一通报。
(二)懂规矩,抓关键夯实“廉根基”
一是把握人才进出关键,守好“入口关”。严把标准关,一人初审、一人复审,给数据信息上牢“双保险”,严把选人用人“廉洁关”,资格筛查严格按照引进人才标准并贯穿整个招聘过程。严把政治关,凡拟录用的考生严格政治考察,杜绝教职工“带病上岗”“人岗不适”等问题。严把纪律关,坚持“阳光招聘”,招聘岗位信息、招聘过程、招聘结果等均在学校官网、内网及时公示,做到让考生满意、社会认可、上级放心。
二是把握人才培育关键,守好“育人关”。抓五能制度建设,涵养“阳光效能”。落实《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优化干部人事管理机制激活内生发展动力的实施意见》,以“清廉人事”建设切实推进教职工担当作为“激励行动”取得实效。同时出台配套系列政策、“负面清单处置机制”“绩效考核化”“干部考核等制度”。做深做实教职工政治素质考察,制定正负面清单,使教职工政治表现可比较、可检验、可考核。抓职称制度改革,推进“阳光晋升”。2023年学校人事全方位进行了职称评聘改革,新老办法同时使用,在职称评审中坚持“三公开两公示”制度,杜绝“暗箱操作”,严明纪律抓评审。抓人才推荐评定,打造“阳光人才”。严格执行《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荣誉体系管理办法》,严格按申报流程执行推荐工作。
三是抓师德师风关键,守好“自觉关”。学校将2023年明确为师德师风建设年,明确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这一年度核心工作。人事部门制定并印发了《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师德师风问题整治工作方案》,高效动员教师积极参与整治工作,做到“全面覆盖”,在整治时确保“人人知晓”,强化评价考核,在师德师风问题上坚持“零容忍”,坚决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把师德师风考核结果纳入教师教学年度岗位考核内容,与教师岗位聘任、评职晋级、评先评优等挂钩,让“廉洁从教、立德树人”成为全校教师的自觉行动。
三、清廉岗聘工程
三个“提升”,实现“清廉岗聘”工程既有突破又有成效
人事部门围绕清廉单元建设,通过“清廉团队组建+清廉项目建设”,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一步规范关键领域运行流程,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全年立项“清廉岗聘”“清廉档案”“清廉评价”3个廉政攻坚工程,均取得一定成效,其中“清廉岗聘”工程成为突出亮点。
“清廉岗聘”工程历史背景:一是工作空白,2018年开始,学校连续三次开展岗位聘任,均因政策等把握不严密没有顺利落地;二是教工期盼,教职工意见和期待在2023年达到最高值;三是上级要求,市委巡察整改对我校岗聘工作提出即刻整治的要求。
“清廉岗聘”工程亮点成效:纵向取得历史性首次岗位聘任工作突破;横向完成全员竞聘,教师满意率98%以上。